永久蘆薈膠的7種隱藏用法:從保濕到消炎,你家那罐還能這樣用!
- FAL LEON
- 4月12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
我猜你家的蘆薈膠應該跟我一樣,總是買了之後只用來擦擦曬傷,然後就被遺忘在角落對吧?但你知道嗎,這罐看似平凡的凝膠,其實根本是居家版的「瑞士刀」!今天不聊官方說法,直接分享我實測過7個超乎想像的蘆薈膠用法,有些甚至連皮膚科醫師都認可——準備好顛覆你對這罐小東西的認知了嗎?
目錄:
先說清楚:蘆薈膠不是「仙丹」,但它的確有科學背書
在開始玩花式用法前,先幫大家畫個重點(推眼鏡):
保濕力從哪來?蘆薈裡的多醣體像「隱形繃帶」,能在皮膚表面形成鎖水膜,這點在《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》的研究就被證實過。
消炎是真的有用?美國國家衛生院(NIH)的報告指出,蘆薈中的「蘆薈素」能抑制前列腺素分泌,減輕紅腫熱痛——但注意!這只適用「輕微」發炎,嚴重痘痘或傷口還是要看醫生。
為什麼要挑高純度?市面上很多蘆薈膠其實是「蘆薈風味膠」,成分表第一名是水或酒精。真正有效的產品會標示「Aloe Barbadensis Leaf Juice」且濃度超過90%,買之前記得翻到背面檢查!

用法1:懶人專屬「3秒保濕法」——連化妝水都省了
適合誰用:早上追公車來不及保養、冷氣房吹到臉乾到繃的你。
我的私房步驟:
1. 洗完臉後,直接挖一坨蘆薈膠(不用錢那樣抹)。
2. 用手心餘溫搓開,按壓上臉(避開眼周,否則會熏眼)。
3. 等1分鐘微乾後,直接上防曬或底妝。
為何有效:蘆薈膠的黏稠質地能暫時填平角質層縫隙,後續底妝會更貼。但油肌朋友要注意,下午T字可能會爆油,建議混合一點控油妝前乳。
用法2:頭皮救星——比市售舒緩液更溫和
故事時間:去年我去漂髮,頭皮刺痛到快哭出來,設計師當場挖了一大坨蘆薈膠幫我鎮定,真的比擦藥有用!
具體方法:
- 染燙前:先薄塗在髮際線、耳後等敏感處當「防護罩」。
- 染燙後:混合化妝水(比例2:1)冰鎮後敷頭皮,刺癢感秒降。
醫師怎麼說:諮詢的皮膚科醫師提到,蘆薈膠的降溫效果能緩解化學藥劑刺激,但「不能代替頭皮隔離產品」,過敏體質的人還是要先做貼布測試。
用法3:身體角質炸彈——關節黑?厚敷就對了
實測對比:
- 左膝蓋:每周2次用蘆薈膠+咖啡渣按摩。
- 右膝蓋:什麼都不做。
一個月後,左膝的暗沉度少了50%,摸起來像剝殼雞蛋!
材料:蘆薈膠3匙、咖啡渣1匙(用過的也行)、蜂蜜半匙(增加黏性)。
Tips:
- 洗澡後毛孔張開時做,效果更好。
- 皮膚有傷口的話,去掉咖啡渣只敷蘆薈膠。

用法4:偽裝成貴婦護髮膜——拯救毛躁髮尾
省錢密技:
我曾經拿某專櫃護髮膜和自製蘆薈髮膜做盲測,5個朋友中居然有3人分不出差別!
做法超簡單:
1. 洗頭後擠乾頭髮水分。
2. 用蘆薈膠+3滴橄欖油,從耳下往髮尾抹。
3. 戴上浴帽等10分鐘再沖掉。
原理:蘆薈膠的陽離子聚合物能撫平毛鱗片,橄欖油則補足脂質,這招特別適合電捲棒重度使用者。
用法5:刮鬍/除毛後的神隊友——男女生都該學
男生實測回饋:
我男友是鬍渣鋼鐵人,每次刮完下巴都紅得像煮熟的蝦子。後來我逼他試「蘆薈膠+冰鎮湯匙」濕敷法,他現在自己會乖乖去挖罐子了(笑)。
步驟:
1. 刮鬍後用冷水沖臉(收縮毛孔)。
2. 厚敷蘆薈膠,蓋上預先冰過的湯匙(金屬材質更佳)。
3. 靜置5分鐘後輕拍至吸收。
為何比舒緩膏好:市售產品常含酒精和薄荷醇,涼感強但可能更刺激,蘆薈膠則是靠多糖體修復微傷口。

用法6:嬰兒版萬用膏——紅屁屁、蚊蟲咬都能擦
媽媽社團偷學的招:
我表姐的女兒是敏感肌寶寶,她分享的秘方是用蘆薈膠代替屁屁膏,對付尿布疹比單擦更有效。
安全提醒:
- 一定要選「無香精、無防腐劑」的純蘆薈膠。
- 首次使用前,先在寶寶手腕內側測試24小時。
用法7:隱形痘痘貼——沒膿頭的那種大悶痘
痘痘肌必試:
如果你跟我一樣,生理期前會長那種「按了超痛又擠不出東西」的深層痘,試試這招:
1. 洗臉後先薄擦一層酸類精華(水楊酸或杏仁酸)。
2. 點塗蘆薈膠,剪一小塊人工皮貼上。
3. 隔天起床,痘痘會乖乖消腫不亂爆。
皮膚科醫師怎麼看:
醫師朋友說,這方法等於用酸代謝角質,蘆薈膠負責抗炎,人工皮創造濕潤癒合環境,確實能加速復原。但如果是囊腫型痘痘,還是要乖乖擦藥。

文末閒聊:你家的蘆薈膠還在角落生灰嗎?
寫到這裡,我已經忍不住把冰箱裡的蘆薈膠拿出來塗腳後跟了(冬天真的乾到裂啊!)。如果這 7 招中有哪個讓你覺得「天啊這太荒謬但好想試試」,拜託一定要留言告訴我你的實測心得!
或者——你也有自己的獨門用法嗎? 比如:
拿來當髮膠(我試過,瀏海真的會立正站好)
混進指甲油裡做透明底色(但乾超慢...)
底下留言區開放大家互相交流,點子最奇葩的那位,我送你一個「蘆薈周邊小禮物」!
Comments